红安县富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

种养结合,打造绿色基地

 

 

 
 

基本情况

 
 
 

 

红安县富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,位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付家坳村,公司流转土地1600亩,其中林地360亩,主要经营放养巴马香猪养殖和销售,生态果蔬、牧草种植和销售,有机肥、沼液生产和销售。公司推行种养循环农业模式,利用养殖粪渣和秸秆制作有机肥,利用养殖粪水制作沼液肥,年生产有机肥能力10000吨,沼液23000吨。

 

 

 
 

主要做法

 
 
 

 

推行种养结合  打造绿色基地

 

公司利用农场养殖的巴马香猪粪污,收纳周边60个养殖户的牛粪、猪粪、鸡粪,收纳农作物秸秆和锯末,收纳菜籽饼和茶饼,生产有机肥料和沼液肥。农场配置有2台12m³吸粪车、2台装载机、2台运输车和一套固液分离设备,建有15000m³黑膜沼液发酵池和有机肥厂。按有机标准种植果蔬和牧草,牧草、尾菜、油糠、豆腐渣作为巴马香猪的饲料。

 

 

巴马香猪养殖

 

巴马香猪养殖基地雨污分离,栏舍内采用干清粪,冲洗栏舍的水通过污水管排至化粪池,用吸粪车定期拖至有机肥生产基地,固液分离后液态粪水泵送至黑膜沼液地发酵,固态粪渣做有机肥;不用配方猪饲料,把牧草和尾菜作为香猪的主要饲料,把豆腐渣和油糠发酵做成巴马香猪的补充饲料。不用抗生素,大大提高巴马香猪的免疫力,提高香猪肉的品质。

 

 

果蔬种植

 

等高线梯形开垦与种植,抽槽截流,规划好田间道路,配置喷灌和滴灌管道,设计布量排水沟,建设高标准农田,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;科学套种,高矮作物进行分带种植,开展间作轮作,春季种植茄科蔬菜,秋季种植十字花科蔬菜,同块土地每季更换蔬菜种类种植,种植黄瓜的地块不种辣椒。

 

 

培肥地力,保护土壤

 

根据土壤里的16种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含量,结合各种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对各种养分的需求,配制有机肥,按配方施肥,以土定产,以产定氮,因缺补肥,平衡施肥。通过轮作、间作、共生联系、利用秸秆进行生物覆盖、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成分和结构。种植树、草改善环境,吸引鸟兽驻扎,重建生态圈。按照“测、配、产、供、施”技术路线,配制有机肥,用有机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,用微生物菌固氮解磷解钾。

 

 

开展病虫草害绿色防控

 

利用黄板、灭虫灯、微生物菌剂和生物农药防止虫害。农场配置灭虫灯120台,每亩用30块黄板,诱杀蚜虫、烟粉虱、美洲斑潜蝇等害虫;用苦参碱、除虫菊素、鱼藤酮、小檗碱、大黄素甲醚、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预防病虫害;用枯草芽孢杆菌、苏云金杆菌、木霉菌、白僵菌、杀线虫复合微生物菌等微生物菌剂预防病虫害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江苏华西都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
标准化有机、绿色水稻生产

 

 

 
 

基本情况

 
 
 

 

江苏华西都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,是一家集有机稻米种植、农产品深加工、园林绿化、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公司,现有水稻绿色生产区750亩、水稻有机生产区500亩。依托平坦地势、肥沃土壤、充足水源等自然资源,借助位于长三角中部、距离周边大城市近的区位优势,与扬州大学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、南京农业大学等专家团队紧密合作,采用生态农业技术,开展定制化、标准化生产和统一包装,实现水稻生态化种植,稻米品牌化销售。

 

 

 
 

主要做法

 
 
 

 

完善硬件体系

 

所属农场建有含5台拖拉机(配套旋耕机、开沟机、条播机等)、2台大型植保机、5台小型植保机、5台插秧机、1套激光平地仪等的农业机械库。建有育苗中心,有2条育秧流水线,每年可为周边万亩水稻田提供优质秧苗。构建生态水循环系统,包含沟渠、水库、泵站等,为水稻提供高品质净化水源。开发水利物联网监管系统,实现1000亩水稻精准灌溉、智能化操控。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,整合各类机械、技术,实现水稻栽前、插秧、管理、收获等全过程机械化作业。

 

 

建有大米加工综合车间,含烘干、砻谷、碾米等工段,烘干能力72吨/批次,车间日产糙米50吨/天,日产精米30吨/天。建有低温仓库,配备了先进恒温、恒湿设备,电子穿梭车及货架系统,全程自动化仓库常年温度控制在15℃,可同时储存进口粮油1200吨。

 

 

化肥农药减量技术

 

实施化肥减量技术。在绿色生产区,将常规种植中作基肥使用的复合肥改为有机肥,减少分蘖肥、穗肥使用量,调整穗肥配方;氮肥用量较当地作物高产推荐用量减少19.6%。在有机生产区全过程施用有机肥,化肥替代率100%。实施农药减量技术。在绿色生产区,通过改良农药配比、减少单次施用量、降低施用频率,减少化学农药施用,年均化学农药使用量较当地当年平均水平减少42.7%;有机生产区全程不使用农药。

 

 

面源污染防控技术

 

源头减肥控水:实施有机、绿色生产技术,配套测土配方施肥、水稻侧深施肥、智能化精准灌溉等措施,减少水稻化肥施用量、灌溉水用量,从而减少农田径流氮、磷流失。过程拦截净化:建设“田一菜一渔”流失养分循环再利用工程,通过生态沟渠中的植物、调蓄湿地中的水生蔬菜两次截留养分,实现农田清洁生产、种植水体达标排放。

 

 

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

 

除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堆肥、还田等常规利用外,创新开展蛋白质类商品生产与基质化利用,实现有机废弃物高值化利用。利用黑水虻,对农村生产、生活产生的餐厨垃圾、粪便等进行生物消解。黑水虻用于提炼蛋白质,制成商品销售;虫粪与景观树枝、农田秸秆混合后,进行基质化堆置,制成种植所需的育秧与栽培基质。建立了农药包装、肥料包装等废弃物的回收台账,回收率达100%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金寨天源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

猕猴桃生态种植

 

 

 
 

基本情况

 
 
 

 

金寨天源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,成立于 2014 年 ,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梅山镇徐冲村,流转土地300亩,建立了标准化避雨栽培“东红”猕猴桃园150亩,“皖金”猕猴桃园150亩。并流转土地50亩,建立金寨县黑毛猪种猪场,基地为徐冲村“一村一品”产业示范基地。基地建有100亩“东红”猕猴桃避雨棚建设,3500米猕猴桃园区主干沟渠和围沟硬化疏通等工程,引进新西兰进口红外线分选设备,建设冷库、气调库,总规模为5114立方米。

 

 

避雨棚的建设有利于猕猴桃免受雨水侵害,改善了果园小气候环境,有效预防溃疡病,提高了猕猴桃产量。2022年“东红”猕猴桃产量为50吨,同比增长了25%。冷库设施建成以来为广大农户及合作社带来了极大便利,投入使用后猕猴桃的损坏率降至5%,猕猴桃存储周期延长至4个月。达到了错峰销售,比往年销售量提高了30%。

 

 

 
 

主要做法

 
 
 

 

节水节肥节劳

 

果园自然生草,割草还田来作为天然的肥料,从而控制肥料的使用。掌握猕猴桃病虫害发生规律,把握防病治虫的最佳时机,减少喷药的次数,根据病虫发生的情况精准用药,避免浪费。以此减少药剂的使用次数和药量。基地使用了喷灌系统,采用的是微喷不仅灌溉效果佳还达到了节水的目的。基地目前大部分都使用机械化除草,浇水,有效控制了人工成本。

 

 

废弃物资源化利用

 

将果园清理出来的果猕猴桃枝条剪枝粉碎,还枝于田,变废为宝,做为猕猴桃的肥料来源之一。种猪场粪便利用,利用沼气罐发酵成肥还田,减轻环境污染充分利用农业资源。

 

 

绿色病虫草害防治技术

 

基地使用杀虫灯、粘虫板防治蛾类、金龟子、蚜虫等,使用机器及人工方式除草,使用石硫合剂防治真菌细菌性病害,波尔多液防治溃疡病、软腐病等。

 

 

分支机构

走进国家级生态农场,铺就乡村生态振兴之路 (第15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