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山盛老汉家庭农场

一水两用一亩多收

稻龟生态种养

 

 

 

基本情况

 

 

 

 

京山盛老汉家庭农场位于湖北省荆门市。该农场在保护乌龟种质资源基础上,以龟苗繁育和稻龟生态种养为主,以农场自有农、水产品加工和休闲旅游为辅,采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营模式。农场总面积5600亩,现有种龟养殖区800亩、生态稻龟综合种养区3600亩、龟孵化室8000平方米、稻龟系列产品精加工及储存车间12000平方米。农场现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2名、中级职称人员4名,建有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专家工作站,技术支撑单位包括长江水产研究所、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、湖北中医药大学等。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,农场积累了一套不打农药、不施化肥的“一水两用”“一亩多收”稻龟生态综合种养的成功经验。

 

 

 

 

主要做法

 

 

 

 

稻龟生态综合种养

 

农场对水田、堰塘、小沟渠及荒坡等进行标准化建设,安装自动排灌设施、监控设备等,推行稻龟共作的生态综合种养模式。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,不打农药、不施化肥,使京山乌龟保持优良品种特性。将种稻和养龟结合,秋冬时节在稻田轮作油菜,夏收油菜籽,实现种植、养殖一水两用,水陆一亩多收,生态循环,种养高效。农场制定、发布了生产规范与标准,使农场生产和管理更加精细、规范。

 

 

废弃物资源化利用

 

农场秸秆100%还田。龟蛋孵化后产生的废弃蛭石、蛋壳、破损或孵不出龟苗的蛋,统一放在专门的堆肥池中,发酵腐烂后作为农场花卉盆景、树木、果蔬的肥料使用。种龟养殖池中的乌龟排泄物能自然分解,为了使水质更优良,在水面设置了水生植物浮岛,既能净水,又能遮荫,还可作为乌龟的食物。稻龟种养基地的乌龟排泄物,经沉淀分解、转化,制成稻谷生长所需的有机肥。农场的树叶及杂草,由员工清运堆放在指定地方,发酵后,作为农场绿化工程的有机肥使用。包装袋、废弃农膜等由专人分类回收后卖给回收站。

 

 

生态建设措施

 

水稻田间杂草全部作为野生水生生物繁衍栖息地。种养田块外的杂草定期进行人工割除,割除后堆放在指定地点发酵成有机肥。在农场田埂、道路两旁、河渠边坡栽植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均高的花、草、树木。

 

 

 

 

河北大桓渊生态农场

科学治理荒山,生态种植苹果

 

 

 

基本情况

 

 

 

 

河北大桓渊生态农场位于石家庄市宜安镇东焦村,成立于2016年,农场通过多年努力开垦荒山荒坡、改良尾矿渣地,合计整理肥沃耕地400余亩,栽植优质苹果300亩,樱桃、核桃、桃、杏、山楂等80亩,农场选用优良的果树品种,采用有机栽培技术,有效利用动物粪便通过微生物分解生产沼气,为农场的生产、生活提供能源,沼液作为液体肥料灌溉农田,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,建成具有示范性的集生态、休闲、娱乐、观光、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的生态观光体验农园。承担多个生态循环农业项目,有4个苹果科技成果展示基地,公司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,在果树树种的育种、栽培、节水、植保、贮藏等方面有一定的研发与成果转化能力,两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,并具有多项专利。

 

 

 

 

主要做法

 

 

 

 

矿坑地种出“致富果”

 

农场2015年承包宜安镇东焦中队村380亩矿坑山地,科学治理荒山,栽植油松、柏树、火炬、连翘等近40万株。通过机械化整理荒山、废旧矿地,换土、大量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,根据地势走向建成隔坡沟状梯田,种植苹果生态林300亩,成为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标杆。公司的苹果生产基地三面环山,土地肥沃,光照充足,昼夜温差大,是生产优质苹果的适宜区。

 

 

配置农业基础设施

 

现有办公、科研、食宿用房面积600平方米;配备会议室90平方米,电教设备齐全;果品分拣、冷库等设施各1套;自动化肥水微灌设施1套;沼气发酵系统1套;田间主路面全部硬化;电力设施配套齐全。拥有气象站1座;计算机3台,投影仪1台;运输车2台,旋耕机2台,便携式割草机5台,农用车辆6台,高压喷雾机1台,开沟机1台。

 

 

节水节肥技术

 

通过不同地块土壤营养和叶片营养的测定,以及不同栽培模式树体耗水量的测定,制定了苹果园微灌灌溉施肥方案和技术规程。基地引进先进的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,采用自动化肥水灌溉,推进节水灌溉应用面积,示范园年节水30m³/亩,比常规园每亩减少用工18.7个,农药使用减少2次,化肥使用量减少30%,在保证果品质量的前提下时,节肥、节水、节劳效果显著。 

 

 

形成“山地果园--沼气生产”循环利用模式

 

建成2000 m³沼气池,有效利用了果园修剪枝条、落叶、杂草、废弃的作物秸秆等农业生产废物料以及畜牧业粪便,改善了区域环境。初步形成了“山地果园--沼气生产”循环利用模式。

 

绿色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

 

科学治理荒山,栽植油松、柏树、火炬、连翘等近40万株。基地通过实施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标准化管理,安装了电子诱蛾灯1500盏,每年使用糖醋液、性诱剂等方法防治害虫,果实全部套袋,并实行全园生草。以改善园区环境,培育生物多样性空间,达到保护果园生态环境,减少农药污染,最终生产出安全、优质的果品。

 

 

 

内蒙古富源牧业(赛罕)有限责任公司

智慧农场,生态养牛

 

 

 

基本情况

 

 

 

 

赛罕牧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羊盖板村,公司成立于2012年, 是一家专注从事牧草种植、奶牛养殖、畜牧研究、科研培训等相关业务的一体化牧业养殖公司,占地面积490亩,奶牛现存栏4300头,每年为蒙牛集团供应生乳约3万吨,现有员工109人,是赛罕区第一个大型奶牛养殖示范牧场。

 

 

 

 

主要做法

 

 

 

 

智能化牧场养殖

 

牧场采用TMR(全混合日粮)搅拌车进行机械化饲喂;泌乳牛卧床采用松软垫料,以提高奶牛舒适度;挤奶系统选用进口转盘式挤奶机及配套自动赶牛门,以确保牛奶质量,提高生产效率;配套建设固液分离设备进行粪污处理,采用自动清粪、固液分离、分级沉淀、资源化利用的先进工艺。

 

 

畜禽粪污综合利用

 

牧场立足于“资源化循环利用”的目标,配建了粪肥综合利用设施,将收集的泌乳牛粪便放入混合搅拌池进行固液分离,固体部分进行二次挤压,利用好氧堆肥技术将粪便做成卧床垫料,液体部分放进储存池,进行农田施肥;后备牛粪肥则利用到蚯蚓场,实现了生产过程中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。

 

 

建立全过程追溯体系

 

建立全过程追溯系统,从原辅料入场、冻精药品入场、水质、生乳检测,到用药管理,实现一牛一处方、当日领料当日出库、退库。达到“质量可监控、过程可追溯”的目标,为牛翻倍,奶翻番,营收利润翻2倍打好基础。疫病防控以预防为主,治疗为辅,建立高产高效的核心牛群,满足"0-2个疗程≦12月;0-4个疗程>12月的要求。

 

 

 

分支机构

走进国家级生态农场,铺就乡村生态振兴之路 (第10期)